唐绍仪故居位于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山房路99号,是两座两层并连接成的楼房,西座建于清代,为唐绍仪祖父所建,坐南向北,硬山顶,穿斗抬梁混合结构,花岗岩砌墙基,青砖墙,用木板间隔厅房,铺楼板、楼梯。东座扩建于1929年,为唐绍仪所建,砖木混合结构,上下两层均倚并西座,顶部交界处设水槽。东边为花园、厨房、饭厅,卷蓬式走廊与主楼相连,总面阔12.3米,总进深13.2米。总占地面积870平方米。故居中西合璧,是研究唐绍仪生平的实物。
唐绍仪,生于1862年,又名绍怡,字少川。1863年生于广东珠海唐家镇唐家村,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、外交家。1874年官派留学至美国,1881年归国。曾任驻朝鲜汉城总领事、天津海关道、奉天巡抚、邮传大臣等职务。辛亥革命爆发后担任南北议和的北方代表,后加入同盟会并成为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。1912年6月辞职寓居上海数年,反对袁世凯称帝。1917年8月,唐绍仪南下参加护法运动。1919年初,北洋军阀政府与护法军政府谈判议和,唐绍仪担任南方总代表。1931年3月,唐出任中山县县长。1938年上海沦陷后,因与日方接触态度不明,被军统特务斧劈于家中。
1874年,被清政府选派到美国留学。1881年,被召回国,入天津水师附设的洋务学堂读书。1885年,到天津税务衙门任职。随后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,成为清政府驻朝鲜大臣袁世凯的书记官和得力助手。
1904年,以清政府议藏约全权大臣身份,先后两次与英国办理交涉,签订《续订藏印条约》,使英国确认中国对西藏地方的领土主权。武昌起义后,充当袁世凯内阁全权代表,于1911年底,开始与民军全权代表伍廷芳举行议和谈判,达成在湖北、陕西、安徽、江苏、奉天等地的停战协定。后继续与伍廷芳秘密磋商关于清帝退位的优待办法,以及孙中山的辞职和由袁世凯继任的各项问题。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,为第一任内阁总理。经孙中山同意,他加入了同盟会。
1912年3月,到南京组织新内阁,4月迁往北京。唐力图推行责任内阁制,同袁世凯的意图不能相容,被迫弃职离京。
1917年参加广州护法军政府,任财政总长,后为七总裁之一。曾参与北京政府代表举行的议和谈判。
1920年后退居家乡。
1931年5月,任广州国民政府常务委员。
九一八事变后,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、国民政府委员。
1932年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,兼中山县县长。日本侵占上海、南京后,策动其出任伪政权首脑,未成事实。1938年9月30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上海。
(数据来源:珠海图书馆、政府官方提供)